- Sep 15 Thu 2022 02:03
二殯抬棺員移靈鬥毆 殯葬處出手了
- Sep 15 Thu 2022 01:46
營養師獨創超懶人吃蔬菜法! 就算天天外食也不怕沒吃到蔬菜
現代人幾乎都外食居多,想要達到均衡飲食、天天都吃到蔬菜真的很難。近日,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的營養師呂孟凡在臉書粉專《營養麵包(呂孟凡營養師)》分享自用的懶人吃蔬菜法,只要聰明選擇外食的店家、或是選擇幾種非葉菜類的懶人蔬菜備用,就可確保每天都吃到蔬菜啦! 水餃/餛飩/麵店 這類店家通常會有燙青菜可以點,呂孟凡表示自己比較常吃的水餃連鎖店還有燉蘿蔔,也是蔬菜。餛飩連鎖店雖沒有燙青菜,但是有涼拌的小菜如青花菜、珊瑚草、小黃瓜等。 滷味、鹽水雞 滷味和鹽水雞這兩類外食可以點很多不同蔬菜,絕對不怕蔬菜吃不夠! 西式餐廳 西式餐廳一定會有生菜沙拉可以點,如果覺得不夠的話,通常還會有番茄蔬菜湯。蔬菜口味的義大利麵雖然也有蔬菜,但是通常份量都少得可憐。 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一定會有生菜沙拉,如打開就可以即食的沙拉、玉米筍、香菇等等,某些特定店家也有微波的調味蔬菜;此外,不介意口感的人不妨嘗試冷凍蔬菜。 迴轉壽司連鎖店 某家平價的迴轉壽司連鎖店也有青花菜、玉米筍、秋葵跟海帶。 火鍋店 火鍋其實是很容易吃到蔬菜的外食選擇,如小火鍋一定會有蔬菜盤,一些火鍋店也有蔬菜區可以自取。 懶人蔬菜 此外,呂孟凡也推薦幾種在超市就能買到的懶人蔬菜,就是番茄、小黃瓜、和紅黃甜椒,非常適合討厭洗葉菜類的朋友們。因為不是葉菜類,所以清洗起來快速又方便,洗乾淨後用冷開水沖一遍就可以食用;小黃瓜可以直接拿來啃、番茄去蒂頭之後切塊就可以吃,還可配上起司片一起吃(廉價版的卡布里沙拉)、紅黃甜椒則是把蒂頭去除之後,再去籽就可以吃,覺得沒味道的話還可以沾一點和風沙拉醬。 呂孟凡表示,生吃蔬菜可以攝取到比較完整的維生素C(維生素C是水溶性、又怕熱),而紅黃甜椒就含有非常多的維生素C,生吃一顆就可以滿足一整天所需的維生素C份量! 本文經 營養師呂孟凡 臉書粉專《營養麵包(呂孟凡營養師)》授權報導 延伸閱讀年輕人也會得大腸癌? 家族出現「2疾病」風險高!醫:30-40歲要多做「這檢查」吃維生素D是浪費錢? 醫揭維生素D真實功效: 6族群最需天天補
- Sep 14 Wed 2022 01:29
eNews新聞網
彰化縣發生一起恐怖事故!位於秀水鄉彰水路二段,日前有2名女國中生為了想到馬路對面的寶雅,竟直接貪快穿越中央分隔島,結果導致行駛在內線車道的機車閃避不及,直接高速撞飛其中一名12歲少女、在地上翻滾好幾圈,而騎士自己也連人帶車滑行了好長一段距離,所幸2人目前皆無生命危險,詳細肇責仍待進一步釐清。
- Sep 14 Wed 2022 00:59
臺中榮總埔里分院 員工健康識能之苔蘚組盆手作講座
(南投新聞)【記者石振賢/南投報導】疫情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狀態,也帶來心理上的影響;根據美國相關數據指出,因疫情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比例高達81%,在職場中,每4個員工可能有3人存在隱形心理健康問題。臺中榮總埔里分院健康促進小組特別針對僱員心理健康,辦理「深入蘚境、苔蘚組盆手作課程」,給與相關紓壓健康新知。
臺中榮總埔里分院承接111年健康醫院推動慢性病預防管理及健康促進整合計畫,針對院內同仁身、心、靈健康相關議題,特聘請苔蘚微景觀手作教學謝資景講師,蒞院分享苔蘚植物種類、形成、養護。透過謝資景老師授課講解,了解:
- Sep 13 Tue 2022 00:55
科工館卸新任館長交接典禮 李秀鳳接任、12日履新
爽爆新聞網|記者范家豪/高雄報導
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代理、新任館長交接典禮今12日在科工館5樓科學教室舉行,新任館長由原國立臺灣圖書館李秀鳳接任,典禮由教育部長潘文忠親自南下監交,過程圓滿順利。
- Sep 13 Tue 2022 00:30
泡麵、罐頭 譚敦慈授颱風料理健康吃
- Sep 12 Mon 2022 21:12
111年7月底全體農漁會信用部逾放比率0.28%,存放款持續成長
111年7月底全體農漁會信用部逾放比率0.28%,存放款持續成長
- Sep 12 Mon 2022 19:38
南臺科大學年度日四技報到錄取2853人 全國科大第2私科大第1

【大成報/記者于郁金/臺南報導】111學年度已陸續開學,各校年度招生工作也近尾聲;因少子女化因素,今年統測報考人數僅79,266人,較去年減少約9,000人,南臺科技大學在此情形下,日間部四技報到錄取人數仍逆勢成長,從去年2,614人,提升至2,853人,僅次於國立高雄科技大學,為全國科大第2,私立科大第1;在臺南地區技專校院密度極高區域,加上現今學生選校就讀漸趨地域性的雙重壓力下,交出十分亮麗成績,再次證明南臺科大在高中職學生及家長心目中重要地位。
- Sep 11 Sun 2022 00:42
淡水漁人碼頭煙火直播
- Sep 11 Sun 2022 00:33
金大手作紅龜粿活動 外籍生住宿生歡慶中秋

【勁報/記者于郁金/金門報導】國立金門大學為讓所有外籍生和住宿生歡度中秋節,9月9日在中秋節前夕特邀請志工媽媽到校,教導學生手作紅龜粿,讓學生們在歡喜慶中秋之餘,同時了解金門在地傳統民俗,並把熱騰騰紅龜粿,透過手機畫面分享給遠方親友。 金大校長陳建民表示,中秋節是華人重要民俗節日,每逢佳節思親,為讓境外生感受金門傳統濃郁中秋情,感謝志工媽媽協助,教導學生們製作1000多個紅龜粿,並發送給所有外籍生和住宿生,讓許多第一次離家在金門過中秋學生備感貼心和溫馨。 金大表示,本次活動特邀請金門縣婦女聯合會及榜林社區志工媽媽到校園,教導同學們手作金門紅龜粿,每個志工媽媽都是傳統美食專家,廚藝高手,擔任紅龜粿製作的老師,駕輕就熟,同學們也學得不亦樂乎;當印有龜、桃、錢等吉祥圖案的紅龜粿,掀起熱騰騰鍋蓋時,許多同學都興奮地拍照,並分享給遠方親友。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前所長盧根陣在2015年分享《典藏.金門民俗》乙文,提及「金門紅龜粿」文化寓義指出:據古代祭祀是活龜,後來才改龜型粿,紅龜粿也是因為紅色在中國人眼中代表吉祥,龜像徵長壽,且龜與「龍鳳麟」和稱四靈,所以紅龜粿可以說是一種吉祥長壽的象徵,其具使用模組的功能性外,從圖案意義,雕刻精美製作,可謂具備高度文化創意與藝術性;大家通稱的紅龜粿是糯米製作,紅色為主,在傳統節慶民間客家、閩南、潮州、臺灣都會使用,中國大陸、東南亞許多國家也有紅龜粿傳統文化。 維基百科資料指出,「紅龜粿」又稱「紅龜糕」,客家語稱之為紅粄,為閩南人、臺灣人、潮州人、客家人等節慶祭祀之糯米製食品,流行於福建、廣東、臺灣與南洋的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地區,狀貌扁平,約巴掌大小,紅色外壓龜印內包餡,以植物葉為墊;類似相關的食品有「紅片糕」、包捲狀,切為小塊一般只作為甜點用;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一帶,主要以福建話「Ang Ku Kueh」來稱呼這道糕點。...一般吃起來口感同如麻糬、甜軟Q;在紅龜粿的表皮除了印有花紋外,還會印有吉祥意味的漢字,如代表福運、官祿和長壽的福祿壽等。 紅粿是金門民間流傳已久的糕餅,用糯米做成糰狀,再以粿模塑成壽桃形、套錢形、或龜形等,具有吉祥寓意之花樣,加上總是做成粉紅色(俗稱番仔紅),所以它常見於喜慶場合,是一種既好看又好吃「糕粿」;金門紅粿流傳到臺灣以後,慣稱做「紅龜粿」,或許是習慣製成龜形關係,顏色上亦較鮮艷大紅,但在用途上仍大致相同;尤其以正面是龜甲,背面是桃子的模子最普遍。 傳統紅粿製作,要在前一天將糯米浸泡溼潤,過一夜後,再用石磨磨成米漿,接著將米漿裝入麵粉袋,再以石塊重壓,瀝出水分之後,再拌入煮熟的地瓜塊,最後再摻入番仔紅的色素,做成糯米糰;適量糯米糰則包上內餡;一般有花生或豆泥,壓入粿模,脫模後的生粿,放在粿葉上,再用蒸籠蒸熟之,就是好看又好吃的「紅龜粿」了。 「紅龜粿」做成許多吉祥形狀,壽桃形象徵吃了之後,可長生不老,多用在婚後歸寧時,贈給女方的禮物,以及小孩做四月日時;套錢形象徵財富綿延,用於天公生、謝神等祭典時;龜甲形象徵福壽雙全,廣泛用在各項喜慶場合,舉凡祭祖、拜壽、喬遷、敬神等。 金大指出,今年該校共有76位境外新生,分別來自印尼、馬來西亞、香港、越南、泰國、馬拉威、蒙古、剛果、貝里斯、奈及利亞、巴基斯坦、迦納、大陸等地學生,此次境外生新生人數創新高,也展現出金大近年國際化的成果。